因材施教 新加坡分流教育深度开发学生潜力

时间:2014/5/9 17:51:01 来源:新加坡留学联盟

  在中国,几千年前孔老夫子就说过“因材施教”,但现在却没有看到中国教育有这样做过。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让大多数学生狂呼“伤不起”,量产式的“高分低能”学生也并不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所满意。所以不少条件许可的家庭纷纷另谋出路,送孩子出国留学,而众多留学热门国家中又以教学质量高,文化氛围相似,费用低廉的新加坡为选择。

新加坡

  新加坡留学网显示,新加坡是亚洲地区罕有的做到因材施教的国家。下面就带大家来仔细了解下新加坡的教育详情:

  1979年之前,新加坡在英殖民统治期间分而治之、放任自流的基本政策的基础上,实行了统一的学制:所有学生接受一样的课程,参加一样的考试。这样的制度没有考虑到个体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别,造成了大量教育经费的浪费,当然也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随着新加坡财力、物力的增强,相关教育部门开始逐步关注个人智力的差异,于1977年,规划了次以“分流教育”为大方向的教育改革,并于1979年实施“。分流教育”主要就是为了贯彻“因材施教”的思想,以更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来选拔精英,培养各层次人才,并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作为新加坡教育的里程碑,实行精英教育是承认个体能力差别在教育制度上的具体体现,而在教学方法上,则反映在弹性化的教学上,这种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教学进度的不一致性。

  新加坡的学校有着高度的自主权。在教育部的宏观监督下,自主学校可以自由地选择教材,设置辅修课,安排教学日程。此外,教学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就华文教育来讲,经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语言工作者及教育工作者就如何更加有效及合理地教授华文进行讨论,各校的成功教学经验也常常见诸报端。

  在教学上不仅校与校之间,甚至班与班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进度差异。考试密度小,老师因此可以有条不紊地根据班级学生的需要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作业负担轻,学生就能更加合理地去预习或复习。这种现象在新加坡极其普遍,不同学校间不仅进度不同,连教学的顺序也可能有些许变化。教育部对学校的基本监督也只有一个两年完成教学大纲(A水准考试和O水准考试)的模糊时间限制,并未再向下细分。

  这样学校就可以自由地安排教学及考察内容,学生也可以有独立自主学习的选择。即使在班级之内,学生间进度不同的现象也是广泛存在的。老师往往会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那些落后的学生上,而鼓励那些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同学多阅读课外书,弹性化地学习。在初级学院中,叶帆就接触到好些同学,某些感兴趣的科目早已达到大学生的水准,而其他科目的成绩也相当优异,这都是弹性化学习的结果。

  为了避免学习失去应有的挑战性,而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2006年新加坡教育部进一步进行改革,每一门主课都细分为H1、H2、H3三种不同的水平。其中H3是专门针对那些高材生所设计的。学生或者在大学教授的指导下在特定领域研究,或者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对某门科目以大学教材为范本进行学习。借此,学生会大概了解、熟悉大学课程,从而引发弹性学习的兴趣。

  新加坡分流教育模式下的因材施教能够针对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行培养。能够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的潜力。这也正是赴新留学的优越之处所在。

解读新加坡教育体系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的货币单位除特别注明为人民币外,均为新加坡币;目前人民币与新币汇率为(1:4.9)
相关新闻
新加坡留学百科
新加坡留学关键词
专家推荐院校
资讯导航
留学动态
  • 留学须知
  • 留学预警
  • 留学误区
  • 申请攻略
  • 签证指南
  • 教育体制
  • 留学费用
  • 行程准备
  • 留学案例
  • 留学生活
  • 亲身感受
  • 权益保障
  • 移民就业
  • 教育新闻
  • 留学快讯
  • 院校新闻
  • 热门专业
  • 留学方案
  • 读本科
  • 读硕士
  • 读预备班
  • 本地转学
  • 泰国留学
  • 留学百科
  • 大学排名
  • 专业排名
  • 匈牙利留学
  • 留学百科
  • 大学排名
  • 专业排名